耧斗菜的栽培技术
繁殖方法
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。春秋播种,播种苗2年左右可以开花。定植苗3年~4年需更新一次。耐寒、生长势强健,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。在半阴处生长更好。
分株繁殖
分株宜在早春发芽前或落叶后进行。播种最好于种子成熟后立即盆播,撒种要稀疏,出苗前需用玻璃覆盖播盆以保持土壤湿润并遮荫。经1个月出苗。实生苗翌年开花。优良品种通常采用分株法,于3~4月或8~9月进行,但以秋季为好。幼苗10cm左右即可定植,株行距30~40cm。花前应施追肥一次。夏季需遮荫。寒冷地区冬季需稍微加覆盖。3年以后植物易衰退,应及时进行分株,促其更新。分株繁殖:施肥整地同上。春、秋栽种,春季1~4月、秋季8~12月,株行距10×13.2厘米,覆土1.6厘米,浇足定根水,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。生长旺盛期追施少量尿素,每亩用5公斤尿素兑水灌浇,促进生长。
种子繁殖
春季1~4月,秋季6~12月均可用种子播种。为了调整猫爪草的休眠期,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。施足底肥,耙细整平,做好苗床,浇足底水,把种子均匀播在苗床上面,用三合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。保持畦面湿润,湿度过大会引起烂种,140天出苗。
栽培管理
耧斗菜性喜凉爽气候,忌夏季高温曝晒,适宜生长在沙质壤土中。性强健而耐寒,喜富含腐殖质、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。分株或播种繁殖,播种繁殖于春秋季均可进行。栽种前需施足基肥,北方地区春季较为干旱,每月应浇水4~5次(根据环境察看盆土干湿度适当增减浇水次数),夏季需适当遮荫,或种植在半遮荫处,在生长更旺盛,忌积水,雨后应及时排水。严防倒伏,同时需加强修剪,以利通风透光。待苗长到一定高度时(约40cm),需及时摘心,以控制植株的高度;入冬以后需施足基肥,北方地区还应浇足防冻水,在植株基部培上土,以提高越冬的防冻能力。
病虫防治
花叶病
症状:全株发病,叶呈花叶症状,叶面皱缩、畸形。病原体由黄瓜花叶病毒{CMV}引起。病毒粒体球状,直径35纳米,失毒温度60~70℃,稀释终点1:10000倍,体外保毒期3~5天,蚜牙或汁液接触传播.寄主范围广泛。传染途径病毒可能通过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毒,使无病健株发病.黄瓜花叶病毒可以由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染,但田间主要是蚜虫传染.种子不能传毒,病株的花粉也不能带毒,蚜虫传毒是非持久性的,蚜虫先在病株上吸食几分钟后,将病株汁液里的病毒吸附在口器里的病毒,在吸食过程中直接注入植株内.传毒蚜虫主要是桃蚜,其次是棉蚜和甘蓝蚜。
防治方法:
1、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:重施有机肥,多用复合肥,增施磷钾肥,忌偏施氮肥,以改善植株营养条件,提高其抗病毒;疏松土壤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。
2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,清除传染源。及早防治蚜虫,消灭传毒媒介。
白粉病
症状:叶上发病,初形成白粉小斑点,后斑点扩大,严重时,整个叶面被白粉状物覆盖。
病原:白粉病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,粉菌属的白粉菌( Erysiphe aquilegiae.),无性期为Oidium clematidis Saccardo et Traverso。 白粉菌在寄主细胞上营外寄生,以吸器介入棒形或圆柱形,无色,有2~4个隔膜,分生孢子成串着生在分生孢子西风上,分生孢子单胞、椭圆形,无色,大小差异很大。 有性生殖时产生闭囊壳,扁球形,暗褐色,附属丝丝状。
发病条件:白粉病发病适温为16~24℃,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%左右,温度大,空气不流通,适于发病。
防治方法:发病初可选用15%粉锈宁可湿性剂1500倍液,或20%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,或50%多硫悬浮液300倍液,或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,每隔7~10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 发病初期也可用2%抗霉菌素120水剂或BO-10水剂,每次每亩田用药500毫升,加水100升(有效浓度100ppm)喷雾,每隔10天喷1次,可喷3~4次。
关于耧斗菜的相关文章:
耧斗菜的简介
耧斗菜的花语
耧斗菜的病虫害防治
耧斗菜的生长习性
耧斗菜的价格
耧斗菜的药用价值
耧斗菜的园林价值
耧斗菜的繁殖方法
耧斗菜的栽培技术
耧斗菜的人工栽培技术
耧斗菜的故事
耧斗菜的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