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萼梅的药用价值
药典概述
1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“《百花镜》:开胃散邪,煮粥食,助清阳之气上升,蒸露点茶,生津止渴,解暑涤烦。”
2.《饮片新参》:“绿萼梅平肝和胃,止脘痛、头晕,进饮食。”
3.鲜花可提取香精,花、叶、根和种仁均可入药。[1]
药材鉴定
干燥花蕾,呈圆球形,直径4~8毫米,基部常带有小梗。苞片3~4层,褐色鳞片状。苞片内有萼片5枚,淡黄褐色,微带绿色,卵圆形,覆瓦状排列,基部与花托愈合。花瓣5 枚或多数,白色或黄白色,紧紧相抱。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。
中心有一枚雌蕊,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。质轻。气香,味淡而涩。以花匀净、完整、含苞未放、萼绿花白、气味清香者为佳。主产江苏、浙江等地。花冠红色者,称为红梅花,形态与白梅花相似,但较白梅花稍大,花冠淡红色,重瓣,萼红揭色。但药用以白梅花为主,红梅花则较少使用。
药性:酸涩,平。
①《纲目》:“微酸,涩,无毒。”
②《百草镜》:“性寒。”
③《食物宜忌》: “味酸,涩,性平。”
④《饮片新参》:“苦微甘。”
⑤《本草再新》:“入肝、肺二经。”
归经:归肝、胃、肺经
功效分类:理气类
功效主治
舒肝,和胃,化痰。治梅核气,肝胃气痛,食欲不振,头晕,瘰疬。
绿萼梅花色洁白,香味极浓,有“花中君子”的美称。它性平,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理气,调理脾胃,疏理气血,但却不会伤阴,非常难得。
所以无论是家里的老人,还是幼小宝宝,都可以用绿萼梅来保健。常用于郁闷心烦、肝胃气痛、食欲不振等症。绿萼梅水外用还能预防面部血瘀形成斑点。
药物应用
1.肝胃气痛。本品芳香行气入肝胃,能疏肝解郁,醒脾,理气和中。治疗肝胃气滞之胁肋胀痛,脘腹痞满,嗳气纳呆等,可与柴胡、佛手、香附等配伍。
2.梅核气。本品芳香行气,化痰散结。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,可与半夏、厚朴、茯苓等同用。
药用部位:梅的花蕾
化学分析:花蕾含挥发油,主要为苯甲醛、异丁香油酚、苯甲酸。
采集储藏:1~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,摊置席上,晒干。雨天可用炭火烘干。
用法用量:煎汤,0.8~1.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敷贴
临床研究
以梅花、白菊花各10g、玫瑰花15g开水冲泡频服,治疗暑热烦渴;以白梅花5g、粳米50~100g、加水煎煮,加白糖温服,治疗梅核气;白梅花3g、草决明10g开水泡饮治疗高血压,均有良效。(百花治百病,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1995:35)
食用价值
果实可食、盐渍或千制,或熏制成乌梅人药,有止咳、止泻、生津、止渴之效。[1]
梅花粥
材料:粳米30~60g,煮成稀粥,加绿萼梅3g,再煮至花刚熟即成。一次服用。
源于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此取绿萼梅“助(脾胃)清阳之气上升”,粳米养胃气。用于素体脾胃虚弱,湿犯脾胃则清阳之气不升,以致脘闷,食欲减退。
梅花茶
材料:绿萼梅3~6g,蜂蜜适量。用沸水浸泡,代茶饮。源于《本草纲目》、《百花镜》。
本方取绿萼梅清热生津、除烦,蜂蜜清热润燥。用于暑热或热伤胃阴的心烦口渴。
食疗附方
材料:鸡蛋1个,一端开孔,放入绿萼梅7朵,封口,饭上蒸熟。去梅花食蛋,每日1个,连服7日。
源于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此取绿萼梅疏肝理气以散结。用于瘰疬不消。
关于绿萼梅的相关文章:
绿萼梅的介绍
绿萼梅的生长习性
绿萼梅的药用价值
绿萼梅的栽培技术
绿萼梅的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