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花门花卉网,您身边的养花专家!Www.BaiHuaMen.Com
按Ctrl+D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牡丹

牡丹花的栽培技术

2014-03-19 15:38:01

(1)选地施肥。 

因牡丹宜冷畏热,喜高燥而恶低湿,惧烈风酷日,故栽植牡丹的土地宜选择土质疏松,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,高亢向阳、排水良好为宜。具备浇溉条件,不要重茬栽植。大片牡丹栽植前的1~2个月,要对土地施肥深翻,深度可达0.5~0.8米,以达到根深叶茂。翻地前应施足底肥,以发酵腐熟的人畜粪或饼肥为好,每亩可施人畜粪2500~3000公斤或饼肥250公斤为宜,土杂肥施量可多一些,一般每亩3000~4000公斤。栽植前对深翻的土地要进行整地,总的要求是:一字坡形畦,中间稍高隆起,四周起埂,以防水土流失,畦内底要平坦,畦宽2~3米,畦长可达10米。顺畦埂上下开一水沟,便于一方水通,四方渗水。

(2)播种育苗

 用水把种籽浸泡1~2小时,取出水中下沉的颗粒饱满的种籽,弃之浮起的秕粒,比较饱满的成实种子每公斤可达2600~3000粒,1公斤干种浸24小时可吸水1.2公斤。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,即用50℃的温水浸种24~30小时,使种皮脱胶吸水,膨胀萌发。浸种后的种子可拌以适量的草木灰进行播种,如遇雨天或有能及时播种时,可将浸后的种子用湿布盖好放在屋内,待天晴后再播。播种时间应在"处暑"后至白露前(农历7月底)播下,过晚出苗率低,年前生根少,年后苗不旺。为解除胚轴休眠特性,播前可用500×10-6~1000×10-6赤霉素浸种24小时,一周后解除休眠期,芽和根同时长出。育苗宜采用不高畦,一般先把地表干土刮去,用湿土作成小高畦,畦高10~15厘米,畦宽35~50厘米,畦上育苗2~3行,行株距为6~9厘米×3~4厘米,覆士3~5厘米,并立即加盖地膜,地膜上加土6~8厘米,以保温过冬。行播每亩用种25~35公斤,撒播用种50公斤,如播种时与土壤湿度不足,畦内应放水"偷浇",以保证种子萌发需水。并要十分注意苗后的管理。种子播种后,如果湿度、温度适宜,30天即可萌发出0.5~0.8厘米长的幼根,"冬至"前后,可在沟内放水偷浇一次"过冬水",以利用根的生长。第二年雨水以后,应及时去掉地膜盖土,浅松表土,以促小苗长出。"惊蛰"前后,小苗基本出齐,冬季雪少干燥,可偷浇"催芽水"。春季要加强苗田管理,主要是适时追肥浇水。麦收前假如连续干旱,应每隔7~10天,偷浇水一次,并及时松土保墒。结合浇水施肥,以速效肥为主,多施腐熟的人粪干、芝麻饼、菜籽饼等,施3次为宜。还要注意除掉杂草、防治虫害,确保苗子健壮。一年生苗子长至0.3~0.4米高时,当年可以移栽,育出的弱苗,可在2~3年后移栽。

(3)栽植。

牡丹在北方和南方栽培时间方法差别比较大。北方多在"秋分"前后栽种,栽植方法为垂直面栽下。南方多在"处暑"至"白露"栽植,栽植方法为斜栽法(植株与地面呈25°~35°角),药用牡丹每亩栽植1500~2000株,观赏用的每亩1000株左右。 国中原地区牡丹栽植方法以洛阳、菏泽具有代表性。两地多在"秋分"前后栽植,此时离土地封冻还有一段时间,地下根部可生长一个时期,对保证成活和来年生长都十分有利。一般新根长度可达12~15厘米。具体栽植方法是:在已准备好的土地上按照预定的行株距,先挖穴,穴的大小以30~50厘米见方,深度为40~50厘米为宜,挖穴时要将表土和生土分放。其次把牡丹苗放在穴内,使根系分布均匀舒展,向四周垂下,便可填埋表土,后填生土,土填至半穴时,应用手轻提苗子并左右提动,使根颈("五花头")与地面持平为宜。土填满后,用木棍轻轻捣实,立即浇一次压根水。待土壤见干时,即可松土保墒。牡丹栽植的深浅之度以疮口齐土面为佳,深则根不发,花不旺。

(4)浇水。

实践经验证明,牡丹春季萌芽放叶、开花之前和开花之后都需要充足的水分,如此时雨水不及时,需要浇水,以保证生长发育需水。在《牡丹八书》中说:"初栽浇足,以后半月一浇,旱时旬日一浇,水不喜多,也厌其少,多则根烂,少则枯干。"据此可知牡丹浇水的关键是在于浇水的时间、次数、数量是否科学。浇水的依据是由其喜燥恶湿的特性决定的。牡丹浇水,北方土燥宜多次浇,南方地湿不可多浇。浇水要有常,暑中忌浇,夏季浇水宜清晨或凉爽时浇,冬春宜暖日浇,用水以久积雨水,塘水为佳,水暖含肥,其他水次之;冬季浇肥水,开花前浇肥水,谢花后宜轻用肥水。夏季酷暑长期下雨或积水的地区,对牡丹管理要采取遮阴、防雨、防涝和地面铺草办法来降温,减少蒸发和积水缺氧。

(5)施肥。

为保证牡丹的良好发育,必须十分重视施肥。从栽后第二年起,每年至少施肥3次,第一次在"春分"至"清明"时节,即开花前15~25天施下。以补充根内或枝条本身原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不足,有利于当年开花。第二次可在开花后半月内进行。 以满足枝条旺盛生长和花芽开始分化的需要。为来年开花打下物质基础。第三次施肥应在秋冬之季进行,既能贮藏营养,又可有助于牡丹的越冬保护。

(6)松土除草。

因牡丹性喜暄土,暖地,故经常锄地灭草很重要。开花前要进行2~3次,开花后到秋季每月1~2次。降雨或浇水之后,土壤略干就要锄地松土。锄地深度在5~10厘米,头锄要浅,二锄要深(10厘米)、细,不留生地。花谢后,为减少水份蒸发,并保持旺盛生长,对二、三、四年生的牡丹可进行浅掘,深度可达15厘米,以增强抗旱能力。夏季高温多雨时节,土壤湿度大,地表易板结。杂草易丛生,锄地灭草更为重要。 "立秋"至"处暑"时间是锄地灭草的关键时候,应浅锄、细锄、将杂草消灭在结籽之前,可减少来年杂草危害。

(7)整枝去芽。

这是牡丹管理上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。同语园艺上的修剪整枝,故也称定股拿芽。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株型,集中养分,促进开花繁茂和根部生长。正如花农所讲"气聚则花肥,开时必巨丽"。

牡丹植株最活跃的部分为枝顶与根端。离此越远,生长愈慢。去掉顶芽,方能改变生长势的平衡,促进侧芽生长和开花。定股是决定植株所要保留的枝条的数目。还要改变枝条的高矮和位置。所选的枝条要分布均匀,高度一致。具体定股时要根据不同品种和用途而定。用于繁殖的植株要多留,供绿化观赏或药用的要少留,兼用者可留5~8股。

去芽就是剥去从植株根颈上发出的或从选留的股上生出的无用芽子。花农从实践中体会到,牡丹开花与不否?开花多少、花朵大小及根部生长的好坏,均可通过整枝去芽技术来控制,去芽及时,合理,会使植株匀称、开花繁茂、整齐一致,根部生长符合分株、采根要求。否则,蘖芽丛生,不开花或开花少而小。

定肌芽是从牡丹分栽后的第二年"春分"到"清明"开始的,每年都要进行。当新芽从土中伸出地面5~10厘米时开始定股去芽,每株可留生长健壮、分布均匀的枝条5~8股。将从根颈上萌发的芽子一律去掉。还要剥去选留的股上无用的芽子。每股只保留顶芽,顶芽不好时可保留侧芽。去芽的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。过早芽未萌动生长,去不净,过晚冗枝废芽消耗掉大量养分,影响牡丹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第二次去芽。

(8)摘蕾、护股。

牡丹花的美在于花大而艳,这就必须保持一枝一花,若一枝数花,不但花开不足,而且使花形变小,还会影响到次年花的舒展。因此,摘蕾、护股技术措施显得十分重要。故于每年3月底花蕾已大时,应将其形小而密的蕾摘掉,留下发育好的顶蕾。如牡丹发育很弱时,可摘去全部花蕾,促进更好的生长发育,为明年开花打下基础。

养花护胎是指霜降以后,发现有叶落秋发之兆,看胎将萌动时,须以薄绢将胎缚严,避其灾害,不然会无花。为使来年花开繁茂,可在谢花前连花下一叶一并前掉,不令结籽即可。 对折损或剪去处,应用泥封纸固,以防成也洞,蜂入水浸。药用牡丹因不令其开花,于春季及时摘除全部花蕾,以促进根部的生长。 

(9)病虫害防治。 

为害牡丹正常生长的一是病害,二是虫害。使牡丹长势变弱,花色衰退,丹皮产量下降,品位差等。为此,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,对保证牡丹的正常生长很重要。

在牡丹主要产区常见的病害有:

叶斑病 

又称"黑斑病"。此病为多毛孢属的真菌传染,真菌主要浸染叶片、茎、花。一般在花后15天发病,7月中旬随湿度升高日趋严重。初期发病表现在叶背面有谷粒大小褐色的斑点,边缘色略深,形成不规则的同心环纹枯斑,7月份斑增大,互相融连,叶片枯焦凋萎。受害叶柄产生黑绿色绒毛层,茎部产生隆起病斑。花梗花冠上产生小粉色斑点。

防治方法:应采取清洁园地和药物防治相结合,"立冬"前后,将牡丹田中的干叶清理干净,减少病原菌来源。5月份喷施1:1:160倍的波尔多液,10~15天一次,直到7月底。发病初期喷洒500~800倍的代森锌,7~10天一次。

紫纹羽病 

是属真菌病,由土壤和根部传播而致。受害处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状菌丝,俗称"黑疙瘩头"。轻者不生新根,枝条枯细,叶发黄,重者整个根颈和根部腐烂,植株死亡。多发生于高温多雨时节。

防治方法:是选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;雨季及时中耕减少湿度;轮作、选育抗病品种都可以减少危害,栽植前用500倍五氯硝基苯药液,涂抹根部,5%的代森铵1000倍液浸根部都有较好的效果。

常见的还有菌核病、炭疽病、锈病等。牡丹老种植区,也有线虫病危害,都应选药防治。

在牡丹主产区觉的虫害有:

地下害虫有蝼蛄,蛴螬和地老虎 主要危害根皮和嫩芽。防治蝼蛄用毒饵和夜间灯光诱捕。防治蛴螬、地老虎可采用发酵有机肥加入辛硫磷翻入地下20厘米处,效果良好。地上害虫有介壳虫,天牛等 主要危害茎部,引起全株死亡。防治介壳虫可用1000~1500倍敌敌畏在幼虫孵化期喷洒,如喷施氟乙酰胺效果更好,休眠期或早春发芽前用波美3度的硫磺合剂刷枝干也有较好的作用。防治天牛可用硫磺末或百部寒孔洞,也可用棉花蘸上50%的敌敌畏20倍液寒孔洞。对苗子采用磷化铝密闭熏杀也是好办法。

(10) 封土越冬。

牡丹比较耐寒,但为了避免人为损害,对植株进行封土越冬,更有防旱保温、防损害的作用。每年霜降后,从植株四周掘土封株,一、二年生的全部埋入土中,三、四年生的培土株高的2/3,五年以上的只培土于茎部。

根据牡丹花芽在秋季分化形成的特点,再给予适宜的湿度与光照等条件,是会按照人们的需要现蕾开花的。由于牡丹之乡科技人员的研究探索和现代 科技的综合运用,经过催花方式,使国色天香的牡丹开于大江南北,国内外各地,使人们不到牡丹之乡,即可领略到牡丹的绚丽光彩,已成为一种现实。 

(1)南方冬季催花。

利用南方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,加之进行人工调整湿度、湿度和光照等条件,南方冬季室外即可在元旦、春节饱览牡丹花之美。

宜于催花的品种经筛选可达60余个,主要有赵粉、胡红、似荷莲、朱砂垒、紫二乔等。在选准品种的同时,还要选好植株。催花的植株要株型紧凑,枝条健壮,鳞芽肥大,充实饱满,无病虫害,具有6~8个枝条、每枝条生1~2个花芽的4~6年生植株。

选好植株后,要根据开花时间定出起苗时间。起苗前要剪去叶片,留叶柄2厘米左右,用草绳轻捆扎好,精心刨苗,减少断根。刨出的苗要去掉附土,进行晾晒2~3天,即可包装。一般用坚固的货箱装运。

催花的场地要选背风向阳的地方,要在北、东、西三面筑3米以上防风障,上花的盆规格多采用高25厘米,盆口30厘米的土盆,陶盆或塑料盆。盆土要选用透水性好的塘泥或三合土(炉渣灰,园土、腐叶片各一份混合),也可采用无土栽培。还要采用遮光网遮荫降湿。

选准上盆的时间是保证牡丹按需要开花的关键。广州春节用花可于53~55天之前将牡丹上盆,深圳、香港需43~45天,海口市则需33~35天,还需摸清各种品种的特性、花期,使之催花花期昼做到一致。上盆时将牡丹植株的根部一分为二,放于盆内,然后向同一方向旋转,盘绕盆底,随而加土,晃盆使根土密接,捣实,排放畦内,扎架管理等事宜。

按照各生长期的需要进行管理。在缓苗期:上盆排畦后,即可浇透水,2~3天一次。每天喷水4~6次,使鳞芽、枝条保持湿润,剪去捆绳,尽快恢复状。在萌动-露芽-显蕾期:继续浇透水,减少喷水次数,盖上遮荫网。花梗伸长一幼蕾期:此期为催花成败的关键时期,要保持稳定温度,做好防风降温的防范工作。如遇高温干燥天气,每天除正常喷水3~4次外,还在在中午加喷1~2次。注意剪去根部新生蘖芽和无蕾枝条。幼叶始展(展叶期):此期为"安全期",每天除正常喷水三遍,采取遮荫措施来调整开花时间。膜棚内的温度不能超过26℃,超过时,就要通风降温,喷施叶面肥,多用0.1%~0.2%磷酸二氢钾喷洒,8~10天一次即可。在圆蕾(平蕾期):为调整花期的关键时期。要根据不同品种起苗时间,排畦位置等不同情况,重新分类排畦,采取相应的技术促控措施。在垂苞(透色期):此期距花开时间已近。为使花蕾及时开放,要采取断然的单项技术措施或综合技术措施,通过遮荫,调整罩膜时间,增加温度和赤霉素抹花蕾等措施,促花迅速开放。绽口(初开期):为延长观花时间,应将花放置在投射散阳光的凉爽处,使花蕾慢慢开放,喷水不要洒在花朵上,浇水要少。也可应用保艳剂浇灌,以延长花期。 

(2)北方温室催花。

利用温室内人工升温的方法,使牡丹在冬季再萌动、生长、开花。有些管理方法、技术要求和南方催化有其相似之处,但又有所差别,主要有如下几点:上盆时间应在温度、阳光、水分适宜的条件下,提前45天即可。在温室内管理措施应根据牡丹在大田里生长的习性。白天温度在10~14℃,晚上6~8℃,一周后,白天温度可升至14~16℃,晚上10~12℃,保持此温度15天后可以显蕾。喷水要减少,轻洒1~2次即可。牡丹现蕾之后,进入正常生长阶段,白天温度要升高到16~18℃,晚上12~14℃,20天可进入"幼蕾期"。因此时幼蕾嫩弱,抗逆力较差,室内温度要保持稳定。28天后即进入"展叶期"。白天温度应升至18~20℃,晚上14~16℃。要根据情况开天窗通风炼苗。仍需要2~3天浇一次透水,喷洒叶面肥。35天后花蕾要进入"平蕾期"。花蕾的抗逆能力增强。温度升降不太大即不会影响成花率。可根据予定的花期,灵活掌握室内温度的高低。因室内湿度大,应结合喷洒叶面肥施用50%的多菌灵500倍液防治茎腐病等病害。42天后,花蕾进入"绽口期",2~3天可以开放。此时应根据用花数量的多少,移出开花的花室。暂不用的应放于2~4℃的冷室内,以延迟开花时间。牡丹为长日照植物,当阴开多光照不足时可应用于人工补光。

关于牡丹的相关文章:
牡丹花的简介 牡丹花的花语 牡丹花的病虫害防治 牡丹花的价格 牡丹花的生长习性 牡丹花的药用价值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 牡丹花的养护技巧 牡丹花的园林价值 牡丹花的食用价值 牡丹花的故事 牡丹花的图片

关注我们:
Copyright © 2003-2018 www.baihuam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百花门花卉网 版权所有 禁止非法复制